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静态而残酷的战争。武器技术快速的提升,但携带这些武器的技术却落后,导致固守阵地的军队之间爆发血腥对峙。默兹河上的凡尔登战役最能体现这种可怕的战争形式。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持续 300 天,伤亡超过 100 万人。
在僵持的局势下,勇敢的士兵们在四面八方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最终赢得了领土。 26年后,德国人凭借着在机动车辆方面的巨大进步,在一天之内就渡过了同一条河流。
德国人创造了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在受害者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战斗就已经打响并取得了胜利。有了这些机器,堑壕战就过时了。战争不再是平面的。前一刻,你还在躲避掩护,耳边回荡着蜂拥而至的俯冲轰炸机的轰鸣声,下一刻,你就面对着一堵装甲车墙。
这当然就是臭名昭著的闪电战,德国人用它以惊人的效率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
1939年9月1日,150万德军入侵波兰,欧洲首次体验了这种闪电战的滋味。德国入侵波兰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惨烈战役。德国空军率先出击,装备着配备有恐怖警报器的尤恩克87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装在飞机起落架上的高转速螺旋桨)。
这些轰炸机旨在在平民和敌军中引发大规模恐慌和恐惧。它们摧毁了战略要地,迫使平民逃离,并干扰了补给线,削弱了边境防御,最终在德国装甲师突破防线之前,如同长矛刺穿薄弱的装甲。随后,德国摩托化步兵组成了补给纵队,为前线运送燃料和弹药。他们从未停下来庆祝,始终向前推进,保持压力。
任何未能迅速撤退的部队都会被包围并遭到重创,这种模式不断重演。仅仅一周时间,德军就推进了225公里,直抵华沙的家门口,而波兰却动员了100万士兵进行反击。战争第一天的一场著名战役,虽然经常被误传,但实际上,波兰军队对德国步兵发起了英勇的骑兵冲锋,击溃了德军,并延缓了他们的推进,使波兰第一步兵营得以撤退。
直到这时,德军坦克才出现并向德军开火,迫使这些骑兵部队撤退。德国的宣传宣称,波兰指挥官派遣装备马刀和长矛的骑兵对抗装甲车辆是愚蠢之举,而实际上,他们装备的反坦克步枪能够在300米距离上以30度角击穿15毫米厚的装甲。在这场战斗中使用的1号和2号坦克在这种武器面前不堪一击。
9月28日,即第一枪打响四周后,波兰首都在德军的无情围攻下投降,而俄国则占领了波兰东部。这证明了闪电战的有效性,并给欧洲带来了冲击波。1940年5月10日,德国对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低地国家发动了入侵。卢森堡的 400 名步兵和 12 名骑兵在一天之内就被攻陷。比利时的防御以埃本-埃马尔要塞为中心,拥有 1200 名士兵,也在一天之内被攻陷。
这座要塞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之一,但建造时就考虑到了 2D 战略机动。大约 500 名德国特种部队乘滑翔机降落,摧毁了埃本-埃马尔的主要防御工事。他们从附近的桥梁上拆除了炸药,确保德军增援部队的路线畅通。其他人降落在部队内部,埋设自己的炸药,向掩体投掷手榴弹,摧毁火炮。当他们没办法战胜防御者时,他们就呼叫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进行空袭。
尽管荷兰事先收到了即将入侵的预警,但德国空军对其城市进行了无情的轰炸,随后部署了第七和第22空降师,令荷兰措手不及。德国现在拥有了一条立即进入法国的北部路线。盟军已做好应对这一威胁的准备,并将精锐部队集中在北部边境。德法边境戒备森严,兵力相对稀少。入侵低地国家并非旨在作为进攻路线,而是一次迂回进攻。
5月12日,德军闪电战的先头部队突破了曾经被称为坚不可摧的阿登山区,该地区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德军迅速包围并围困了驻扎在北方防御据点的40万盟军士兵。敦刻尔克战役是这场战役的高潮,数千艘民用船只从英国启航,营救被困士兵。一个月后,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尽管法国拥有足以在一对一战斗中对抗德国坦克的坦克,但他们根本就没有为这种战争的速度和凶猛做好准备。
例如,法国的S-35坦克能够说是战争爆发时最好的坦克。它在装甲机动性和火力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它完全有能力对抗构成装甲师主力的两辆或一两辆坦克,其前向装甲还可以承受德国重型坦克Panzer 4的直接打击。S-35坦克的失败之处在于数量不足:仅建造了440辆。如果法国准备好,并建造了足够的坦克,他们本可以击败德国的入侵。
德国人非常清楚他们的坦克已经远远落后,因此他们逐步推动研制更大的坦克,其装甲越来越厚,火炮也慢慢变得大。他们突破了极限,试验了巨型坦克,例如八号坦克,它至今仍是有史以来最重的全封闭式装甲战车。
它的 128 毫米主炮足以在 3500 米以上的射程内摧毁当时所有在役的盟军装甲车辆。战争接近尾声时,只建造了两辆,但德国人的计划甚至比“鼠式”坦克还要雄心勃勃。兰德克鲁泽 P.1000 超级坦克是一款设计于1942年的超级坦克,计划重量达到1000吨。这辆庞然大物将配备海军火炮,并配备25厘米厚的硬化钢装甲。
如果它真的建成,操作它的乘员将超过40人。但与大多数疯狂的纳粹工程理念一样,兰德克鲁泽坦克成为了整个战争期间的蓝图。[真实工程:]这种疯狂的实验可能会引起了他们的失败:不断的迭代和技术改进导致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生产时间居高不下。
因为苏联人正忙于建造一支规模惊人的T-34秘密军队。这段令人难忘的希特勒正常说话的录音,捕捉到了他对东线遭遇的坦克数量之多感到震惊。
德国将大量时间都花在了打造完美的战争机器上,而俄罗斯则找到了击败闪电战的方法:凭借数量、决心、装甲和火力。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大量生产T-34,部分原因主要在于其庞大的工厂,也源于俄罗斯重数量轻质量的理念。
俄罗斯坦克制造粗糙,焊接质量差,装甲板很少能紧密贴合:日本人利用了这一缺陷,向坦克投掷燃烧瓶,燃烧的燃油滴落到乘员身上。
固定T-34履带的销钉也没有固定到位。大多数坦克都有某种锁定机制来固定销钉,但T-34的销钉可以自由浮动。为避免销钉脱落,T-34在履带的路径上简单地设置了一个硬限位装置,在销钉经过时将其锤回原位。这是一种粗糙但有效的措施,可以降造时间和成本。这种粗糙的结构并没有阻止这款坦克成为一个强大的对手。
它拥有大角度倾斜的装甲,这不仅有助于偏转射弹,还能增加装甲的有效厚度,这得益于一些三角学原理:
如果取 47 毫米厚的 T-34 前车体装甲,那么它在垂直放置时,其装甲厚度仅为 47 毫米;但如果我们开始倾斜,其有效厚度等于原始厚度除以倾斜角的正弦值。前车体装甲倾斜 60 度,有效厚度为 94 毫米:其厚度增加了一倍。
这加上巨大的火炮,使得T-34 能够与战场上的任何坦克对抗。战争结束时,每 10 名德国士兵中就有 8 名在东线阵亡。
库尔斯克战役是东线最引人注目的战役之一,即使不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战役之一。虽然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突出部战役和不列颠战役都被誉为战争的伟大转折点,但它们在规模上都比不上库尔斯克战役。
这场战役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韧性。库尔斯克位于东线一个突出部的中央。为了阻止俄罗斯对德军后方发动反攻,必须摧毁这个突出部。这场战役的战略重要性,双方都心知肚明。希特勒曾告诉德国闪电战的策划者海因茨·古德里安,他每次想起这场战役就感到恶心。俄国在库尔斯克挖了很深的战壕。
每一位市民都参与了这场战争,近5000公里的战壕环绕着这座城市,埋设了50万枚反坦克地雷和杀伤人员地雷,还有穿过铁丝网的障碍物:而这还只是他们被动的防御!俄国集结了130万士兵、2万门火炮、3600辆坦克和2600架飞机。这是俄国的最后一战。由于盟军预计近期不会发动攻击,希特勒下令将90万士兵调往该地区,将西线的兵力抽调过来。
此外,他还部署了1万门火炮、2700辆坦克和2000架飞机。这相当于德国剩余军事力量的三分之一,集中在一个地区。这场战役引发了历史上顶级规模的坦克战,并最终削弱了德国闪电战的先头部队。日复一日,德国试图突破苏军的防线,但一次又一次地被击退。苏联空军阻止了德国空军获得空中优势。德军坦克在反坦克地雷、步兵炮火和T-34 坦克的无休止炮火的联合攻击下被重创。
与此同时,后方的游击队公民却破坏了德军前线本已岌岌可危的补给线。这是纳粹迈出的最后一步。俄罗斯经受住了这场风暴。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针对行业“内卷式”竞争,协会发布重要倡议,企业不应采取无序“价格战”,应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面对环环相扣的证据链,被告人孟某接受了其制作的涉案手办属于淫秽物品的认定结果,并认可相应的判决结果。
特朗普:将这类关税提高至50%!美元稳定币的阳谋:万亿美债“接盘侠”;马斯克130天政治生涯结束 一周国际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常采访香港中文大学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助理院长包宏和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集团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师Jeffrey Ding深入解读。
当地时间5月31日,德国萨尔布吕肯乒乓球俱乐部宣布,乒乓球大满贯选手、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得主樊振东将在下个赛季代表俱乐部参加德国乒乓球甲级联赛。
“事业不顺摆它,不发财都难”“呼唤爱情”…当下,一些被称为“能量塔”的物品被关联“转运”“改命”等玄学后在线上直播间、网购平台甚为热销。但是!伙伴们注意:
紫牛快评 “嗨球”青训18万赔偿事件的背后:教练6万月薪&球员零医疗保障,如此青训何以为继?
近日,一位名为“张卓毅妈妈”的网民在社交平台上称,自己的孩子因伤病及训练强度原因,不想继续在孙继海旗下的“嗨球”青训踢球,但对方索要18万赔偿金才能给自己孩子开具自由身证明。
6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涉华消极言论答记者问。问:据报道,5月31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就涉台、南海等问题发表消极言论。
正在大量上市!有人食用后狂流鼻血、头晕目眩......网友:我一直误以为是上火!
又到了荔枝新鲜上市的季节果肉、清甜多汁的荔枝「链接」(*点击蓝字查看更多)不少网友欢呼:“终于能实现荔枝自由了!”但小福提示警醒我们荔枝虽美味,“狂炫”有风险食用需谨慎!
1600元包下阿姨家小鱼塘!捞鱼现场惊现万元鱼群,网友:血赚翻